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孔子|于乐声中问道:孔子的音乐求学路(19)

发布时间:2025-10-18 15:14:33  浏览量:3

公元前518年,孔子拜会了周朝的“最强大脑”苌弘。这位集音乐理论与天文学识于一身的智者,堪称当时的“智多星”。孔子虚心向他请教《武乐》与《韶乐》的优劣,苌弘的解析如拨云见日:《韶乐》是舜帝时的歌舞,尽善尽美;《武乐》为周武王所作,尽美却不尽善。这次对话,在孔子的音乐思想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若说苌弘是孔子音乐理论的引路人,那师襄子便是他琴艺进阶的点拨者。孔子拜访这位鲁国(或卫国)的著名乐师,学习古琴演奏。身为“骨灰级音乐发烧友”,孔子的演奏本已颇具水准,可在师襄子的琴音前,他自嘲是“弹棉花”。

于是,他沉下心来跟师襄子学。半个多月练同一首曲子,师襄子觉得他技艺已精,他说技巧还欠娴熟;师襄子认为他可办独奏音乐会,他说未领会曲子神韵;直到他从琴音中悟到作曲者的风貌,脱口而出“除了周文王,谁能作此曲”,师襄子才惊觉此曲原是《文王操》。

孔子学琴的故事,如一曲质朴的乐章,奏响了求学的真谛:没有捷径可走,伟大的成就,皆源于脚踏实地的艰苦练习。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不仅习得技艺,更领悟了追根溯源、精益求精的治学之道。

标签: 音乐 苌弘 孔子 求学路 武乐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