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青鸟演员介绍:
王思鉴 李一冉 程忆否 李宗霖 杨睿琪 聂欧辰 石启涵 傅一珉 马瑞恩 敖特尔 卜钰宸
南锣鼓巷戏剧节话剧青鸟演出介绍:
制作人
邵蕊
意思英语剧社创始人,从事儿童英语戏剧教育实践13年,创编并出品《音乐之声》《绿山墙的安妮》《鸟》《邮局》等多部儿童英语戏剧。
导演
Mirjana Milenic
塞尔维亚籍戏剧演员及导演。贝尔格莱德戏剧艺术学院戏剧理论艺术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在读博士。出演作品契诃夫《海鸥》《三姐妹》莎士比亚《奥赛罗》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1908年发表的六幕梦幻剧《青鸟》,是比利时戏剧家梅特林克的戏剧代表作,也是欧洲戏剧史上一部融神奇、梦幻,象征于-炉的杰作。1911年,由于他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尤其是在戏剧方面的杰出贡献,梅特林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青鸟》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演。人们以不同的戏剧语言来表达永恒的主题--对幸福的追问,对追求的不舍。戏剧从少年儿童的角度描写了人与动植物、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描写富有诗意、饶有趣味。在寻找青鸟的冒险之旅上,两个孩子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神奇古怪的景象,有着童话式的天马星空,又有照进现实的哲思,耐人寻味。充满遗憾的追寻之旅,一路走来,学会无私和关怀,学会寻找近在咫尺的幸福。
话剧青鸟亮点:
戏剧中"人"的重要。
比利时剧作家梅德林克德六幕梦幻剧《青鸟》近100年来,在世界各地上演。人们被这部剧的奇幻想象和象征主义魅力所折服,其故事中所营造亦真亦幻的梦境,仙境及幻境,往往令舞台剧制作者和导演望而却步。意思英语剧社没有让服装道具舞美的高要求,束缚住创造的脚步。而是去探索戏剧最本质的元素:空间,光线与人的关系。并运用了中国戏剧艺术中最传统的"一桌二椅" 的舞台装置,变换出层次丰富的空间意向,碰撞出更富创意的舞台想象。极简主义的舞台空间,为观众留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跨越文化地界,探讨普世价值。
《青鸟》是以欧洲人的视角创作的剧本,同样来自欧洲的导演,并未一味照搬原著,呈现西方价值观,而是从氛围营造,服装和道具设置,中英双语语的运用等多方面去探讨超越文化界限的普世价值。剧作的呈现不是给予观众答案,而是让人发问,与自己对话。
语言之美,象征之妙,
剧作家运用了很多绝妙的象征,并将大自然元素人格化,用朴素而灵性的语言道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去表达和倾听这些启迪思考,滋养心灵的语言,就是剧场里发生的最美现场。
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新探索
在儿童剧的编排中,成人不知不觉陷入大人来编排,儿童来实现的套路局限里。《青鸟》的导演,专业戏剧演员兼中央戏剧学院在读博士的米拉,并不去"教"孩子如何表演,而是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把舞台空间完全交给孩子,鼓励他们勇敢去探索,去尝试,在错误中学习,在扮演中思考。"演员不是导演的提线偶,这11个孩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创造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表达,都要经历属于自己的旅程。" --导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