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元森)4月18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江苏省版权协会、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于南师大随园校区音乐厅共同举办了“音符下的知识产权旋律”——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贲国栋,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区顾问王晔,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朱严政出席活动并致辞,众多音乐创作者、法律专家、行业人士及师生代表近300人参与了活动。
此次活动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25年度主题“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为引领,深入挖掘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多元形式,探讨知识产权在音乐领域的应用、发展及未来保护趋势,以及如何促进音乐与各行业跨领域协同和创新。活动旨在保护创作者权益,推动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展示江苏在传统与现代音乐创新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
活动开场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演奏《迎宾曲》拉开序幕。开幕式播放了由章剑华作词、AI作曲的本次活动主题歌《音乐的力量》,举行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集体入会仪式。
主旨发言环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板俊荣教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朱严政、著名词作家张海宁以及江苏省残联的相关负责人,围绕法律护航的坚实后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版权保护的严峻挑战以及关爱残疾人音乐创作的温暖呼唤等话题,发表了深刻见解。
“AI生成音乐是否受著作权保护”是目前音乐人与法律人关注的热点,活动别开生面地呈现出原创作品《心向光明》与AI系统辅助生成的两个版本作曲,引发现场观众对“创意”“表达”与“智能”的深度思考。由观众现场投票决出“心目中喜欢”的曲子。随后,南京师范大学与东南大学辩论队围绕“AI生成音乐是否受著作权保护”辩题展开辩论,并决出最佳辩手。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徐新庭长现场予以点评。
活动专题研讨阶段则围绕音乐作品保护主题展开,西班牙钢琴家奥斯卡·卡拉瓦卡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梁志文教授、东南大学徐珉川副教授分别就音乐技术、AI与著作权、网络改编作品侵权等议题作了专题发言。
在“音乐作品保护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圆桌会议阶段,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徐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板俊荣、投石科技孙峰峰、北京己任律所董雪等嘉宾,就音乐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实际困境及应对建议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场活动以“音符下的知识产权旋律”为主旨,创新性地设置了多样化的活动环节,令人耳目一新。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聚焦热点问题,旨在维护创作者权益、推动行业生态建设,彰显江苏在音乐与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中的实践价值,活动现场可谓是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深深吸引了参会者。在“音乐感受知识产权节拍”环节,以艺术演绎致敬创作初心。来自南京林业大学水杉艺术团的吕舒忱带来女声独唱《如愿》,清澈温柔的歌声在音乐厅中缓缓流淌,将知识产权保护的温度与音乐梦想的力量融为一体,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听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师生进行古筝演奏并演唱了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的《枉凝眉》,用音乐传递文化传承与创新保护的理念。西班牙著名钢琴家奥斯卡·卡拉瓦卡博士以精湛的技艺演奏了肖邦的《第一叙事曲》。
活动闭幕式在温暖的歌声中缓缓展开。首先,由原创歌手木小雅带来女声独唱《可能否》,轻柔动人的旋律唤起听众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也为本场聚焦创作与权利的活动注入温柔注脚。随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学生合唱团献唱《灯火里的中国》,童声齐唱、真挚悠扬,描绘出新时代中国万家灯火的温暖图景。两首风格各异的歌曲,在交汇中汇聚起对创作、梦想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为“音符下的知识产权旋律”活动画下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