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2025中国旅英青年音乐家新春雅集”在伦敦杜克音乐厅落幕

随着新春佳节迎来尾声,“2025中国旅英青年音乐家新春雅集”在伦敦杜克音乐厅落幕,为英国当地观众带来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视听盛宴。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网、新元素音乐、九歌音乐联合举办。在上半场——“西方咏叙”部分,几位青年钢琴演奏者们分别独奏呈现了十分经典的西方作品,如肖邦《夜曲》和莫扎特的《D大调变奏曲Kv573》等,青年作曲家贾喻童为这次音乐会改编了《十送红军》。而下半场的“交汇之声”,音乐会则精心挑选了三首富有中国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之作:《青玉案·元夕》《四季印象》《梁祝》。

(图二:王哲欧)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笔下的千古名句,化作悠扬婉转的旋律,在古筝与弦乐四重奏的交织对话中徐徐展开。乐曲时而如灯火摇曳,时而似人群喧闹,生动勾勒出元宵节的热闹与浪漫,也寄托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编曲由Ray Lin与冀梦蝶共同完成,演奏家冀梦蝶、谯智、罗慧盈、王一婷、张玉莹用精湛技艺再现这首作品的隽永意境。

青年大提琴演奏者张玉莹表示“青玉案·元夕,原词意境悠远,词中灯火璀璨的元宵夜与孤独惆怅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当我作为一个大提琴演奏者演绎这首音乐作品时可以用急切的节奏来展现华灯初上的热闹氛围,也可以用深沉悠长的音色表现其中的思念与落寞。使整首曲子在情绪上更具张力与层次感”。 小提琴演奏者谯智说:“青玉案这首弦乐四重奏给我的感受是既细腻又富有挑战性。小提琴部分既有抒情的段落,也有快速跳跃的音符,需要很好的控制力和表现力。其次,与其他乐器的配合非常紧密,尤其是与大提琴和中提琴的对话感很强。这首曲子的情感层次丰富,从柔美到激昂的过渡非常自然,演奏时需要投入很多情感,才能把音乐中的意境传达给听众。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既考验技巧又充满表现力的作品,演奏起来非常过瘾。”

屡获殊荣的青年作曲家、指挥家、编曲家Ray Lin的《四季印象》以跨文化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动人篇章。Ray Lin表示:“作为一名华裔作曲家,我一直渴望将我的祖国中国与我生活多年的澳大利亚文化相连。” 这首乐曲还借鉴了中国音乐美学中的“韵”:在音符发出后赋予其情感和动作。Ray Lin说,每一个动作都捕捉到了“与我产生共鸣的季节的独特方面,通过音乐的视角重新想象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乐曲由春夏秋冬四个乐章组成,《春之欢》The Joy of Spring:体现了农历新年持久的希望、更新和乐观精神,这是一个欢乐的家庭团聚时刻,庆祝过去一年的成就,展望来年的机会。《夏之韵》The Rhythm of Summer的灵感来自龙舟赛的活力,桨叶齐声击打水面,推动龙舟向前,穿过河岸边欢呼的观众海洋。最后,《秋夜微风》The Autumn Night Breeze 提供了一个反思和平静的时刻,让人回想起在温暖、柔和的秋夜悠闲漫步,大自然优雅地过渡到冬天的宁静。《如梦的雪》Snowing Like a Dream雪花飘落的纯粹优雅,表现了从最初期待第一片雪花到身临其境地体验被冬季仙境包围的感觉。

这首作品由冀梦蝶(古筝)、王政皓(竹笛、萧)、郭梦瑶(钢琴)、陈语微(大提琴)、朱庭君(打击乐)在英国伦敦的杜克音乐厅完成首演,作品以中国传统乐器如笛子、箫、古筝,与西方钢琴、大提琴交融,配合打击乐器,营造出独特而丰富的音响效果。作品通过四个乐章描绘四季轮转的情感体验。竹笛演奏者王政皓在完成首演后说:“《四季印象》这首曲子作为小合奏,乐器并不多,但每个乐器都有较难的“闪光点”。在技术的基础上,紧凑的曲目还对乐器间的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记得我们排练的时候仅仅对拍子就下了很大功夫,颇为不易。最后在台上的效果相信也不愧于我们所有人的付出,也感谢作曲家的信任,把曲子交给我们完成首演”。钢琴演奏者郭梦瑶认为:“《四季》是一首巧妙融合中西乐器的作品,实现了中西乐器间的对话。钢琴部分要求演奏者敏锐捕捉音色与节奏的变化,紧跟各乐器的韵律,犹如海浪般在各声部间穿梭起伏。整首曲目仿佛展现了春夏秋冬的节奏变换,无论是演奏过程还是听觉体验,都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之一,《梁祝》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此次音乐会中,钢琴三重奏版本的《梁祝》将以更加亲密且感人的方式演绎这段生死相随的动人传奇。悠扬的旋律如同故乡的呢喃,在异国他乡轻轻响起,总能唤起人们对家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渴望。演奏家王禹哲、卢昱璇和高宇声将以深情的演奏,带领观众沉浸于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之中。

“2025新春雅集”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连接着全球华人共同的情感脉络。无论是青玉案中元宵节的诗意,四季印象中四季更迭的美好,还是《梁祝》里超越时空的爱情传奇,都将在这场音乐会中交织共鸣,为观众带来难忘的艺术体验。

标签: 音乐厅 伦敦 杜克 杜克音乐厅 伦敦杜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