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她突然冲上了热搜榜第一位。
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指出,黄老师靠着挖呀挖赚了一个“小目标”。
图片来源:网络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全网热议:
“知道网络赚钱,没想到这行业如此暴利啊”
“是谁酸了我不说,黄老师真的是老天爷送饭吃”
“幼儿园老师逆袭成亿万富婆,这是什么逆袭文女主?”
.....
随着传言愈演愈烈,黄老师也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没过多久,这个传言就被黄老师本人亲手掐灭。
在访谈节目《生活的N次方》中,黄老师首次公开回应:
关于“挖出一个亿”纯属谣言,简直离谱。
图片来源:网络
她表示,这是根本没有的事情。自己在下班后,也是去家里饭店帮忙。
除此之外,黄老师也回应了关于“流量焦虑”的问题。
她坦言,其实自己并没有那么在乎流量。
如果真的在乎,就不会在爆火的时候隐退去生小孩了。
当然,如今还是会用心打磨每条视频内容,但不会太过焦虑。
在她看来,“有些东西能拥有过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说实话,这份通透很难得。
尤其是作为曾火爆全网的“大网红”来说。
但小屿很理解她,毕竟这几年,黄老师的生活算不得“平静”。
022023年,“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火爆全网。
也让幼儿园黄老师一夜之间成为顶流。
这让我想起很早之前看过的一句话: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可自通。”
说到底,运气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改变我们的机遇和命运。
而黄老师自然也抓住了这次机会。
很快,她开始了直播带货。
最风光的时候,黄老师直播间的人数达到了几百万。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有人质疑她的幼师资质,称其仅持有奥尔夫音乐培训证书,并非正规教师资格证;
有人批评她面对打赏过于兴奋,吐槽她“看似淡泊,实则逐利”;
更有人质疑她利用职业身份牟利。
面对质疑,黄老师索性关闭了直播的打赏功能,放弃了直播带货。
遗憾的是,黄老师的退一步,并不能阻止舆论的发酵。
直到她因为生孩子,短暂退出了大众的视野,才堪堪止住一些谣言。
可即便如此,某些喷子也没有放过她。
于是“抑郁自残”,“下海出事”的新一波谣言再次袭来。
许多不明就里的网友开始人云亦云,把黄老师的平静生活又一次打碎。
为此,黄老师感到万分愤怒,也第一次选择直面留言。
在澄清视频里,她表示:
“我觉得清者自清,但是在谣言向自己泼来的时候,清者自清是没有用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现在,我已经报jing,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不用陷入自证危机中。”
图片来源:网络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黄老师将自己搜集来的证据打印出来,厚厚的一沓子纸张里,有聊天记录的截图,也有评论区里的不堪言论。
明明她才是受害者,却要被舆论和谣言裹挟着,一次次为洗刷莫须有的罪名而挣扎。
明明她刚刚成为母亲,却不得不为了这些腌臜之谈过早的披上盔甲。
即便她能笑着回应:“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
却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这段维权之路,必将荆棘密布,艰难坎坷,但为了一身清誉,也只能一遍遍向前摸索。
03其实,能像黄老师这样,意外被流量“砸中”,走红后被卷进舆论漩涡,在盛名与污名之间来回摇摆。
最终能保持理智与清醒,全身而退的人,并不多见。
更多人是在一夜爆火后,因实力无法与能力匹配,再加上不堪承受舆论的压力,进而将外部喧嚣转为内在情绪消耗,最终患上抑郁症。
所以再回首时,黄老师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既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解脱。
但黄老师没事,不代表恶意传播谣言的人就是对的。
常言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很多人都喜欢以善人自居,在没有充分了解事情真相时就妄下评论,导致本身已经受到伤害的事件当事人受到二次伤害。
人们从来都只会见自己想见,听自己想听,信自己想信的东西。
三言两语之下,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就变成他们嘴里肮脏的坏人。
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脚下正踩着他人的泪和血。等眼泪流完,血流尽,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然后再换一个人,循环往复。
众所周知,社会苦网络暴力久矣。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数据显示:
“每三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人遭受过网络暴力。每两个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人遭受过网络暴力。”
的确,那些未经深思的评价,看似只是个体情绪的宣泄。
但当万千诋毁都汇聚到同一个人身上,却会像大山一样,给当事人带来沉重的压力,甚至导致无比严重的后果。
可惜,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隔一段时间,谣言便从各个角落“渗透”出来。
即便明知道可信度不高,即便明知道恶意散布,会对当事人造成影响,但仍有人对此舌津横流、如痴如醉...
而在这样的社会舆论环境下,我们能做的,便是心怀善意,保持善良。
就像何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
夸人的话可以脱口而出,但指责的话,却要三思而后行。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