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举办“新艺科”人才春季线下双选会(副题)
天津日报讯(记者 姜凝)昨天,天津音乐学院举办“新艺科”人才春季线下双选会,聚焦“艺术+产业”跨界融合,为800多名毕业生提供了“舞台为‘推荐信’、展演即简历”的就业平台。双选会现场,包括艺术院团、文旅企业、科技公司及新兴创意单位在内的全国14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了3000多个“艺术+”的复合型岗位,当天收到简历1800余份,达成初步意向200余人次。
昨天,天津音乐学院举办“新艺科”人才春季线下双选会。 记者 姜宝成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主会场到6个“一院系一特色”的分会场均呈现立体化招聘场景,毕业生们从“被动递简历”转变为“主动秀专业”,通过舞台展演向用人单位直观展现其专业功底、舞台张力及创作思维。舞蹈专业学生通过“剧目展演+技巧展示”向60多家演艺团体的招聘工作人员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学生以“舞台实景演出+职业规划洽谈”与用人单位交流;音乐教育与艺术管理学院学生则通过专业展示全方位呈现自己“会演奏、能教学、懂管理”的复合能力……现场设置的屏幕同步推介参演学生的获奖经历、实践成果和职业规划,让用人单位在沉浸式演出中直观评估、筛选人才。“舞台是学生最好的‘推荐信’,每一个旋转、跳跃都是专业能力的直观表达。”天津音乐学院党委学工部部长朱诚表示。“相比过去平面的简历,现在通过舞台展演,我们可以直接判断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招聘效率显著提升。”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招聘人员点赞该校的“可视化求职”。
双选会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40%的岗位是“艺术+”复合型岗位,如要求兼具舞台经验和项目运营能力的“文旅演艺策划”、青睐“艺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金融机构岗位等,影视制作、数字艺术、文化创意等新兴领域企业参会数量同比增加30%。“此次艺术人才招聘,我们对毕业生的具体专业没有太多限制,最看重的是应聘者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招聘的岗位包括配乐创作、音乐设计、编曲制作以及音乐与技术结合的创新岗位等。”一家教育机构的招聘工作人员表示。在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表演专业大四学生王嘉韵看来,当前市场需要更多拥有跨学科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她正在积极拓展专业技能边界,以更好适应就业市场。
除了搭台,天津音乐学院还通过“一站式”就业服务,帮毕业生铺路、稳心。双选会现场,该校设置了西部计划、应征入伍、爱津留津—就业创业政策解读、简历优化指导、职场心愿互动5大功能区,并通过“职场心理小课堂”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学生既精通作曲,又能熟练操作数字音频工作站,非常适合音乐制作与新媒体岗位。”“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兼具表演功底和镜头表现力,能胜任影视演员、舞台美术等工作。”……学校各院系相关负责人、辅导员、专业教师和校友组成的“就业帮帮团”手持820名毕业生名册,主动向参加此次双选会的用人单位推介学生,成为宣传学校和学生的“移动名片”。还有20余名校友企业代表返校招聘,提供短剧拍摄等许多新兴岗位,形成“校友带校友、企业连学校”的良性循环,也增强了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