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上海·爱驻湖南——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地区来沪学生与徐汇区湖南街道社区家庭结对活动”日前在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党委统战部、徐汇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徐汇区湖南街道党工委等联合发起,致力于深化“汇同心·家在上海”地校共建品牌,以文化融合助力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来沪学生参观武康大楼
活动开始前,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地区来沪学生在湖南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具有百年历史的武康大楼,沉浸式感受徐汇区独特的海派文化底蕴。学生们通过了解武康大楼的建筑特色与人文故事,聆听基层治理案例,感受社区共建共治的实践模式。这一环节也为后续结对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上海的城市文化与社区精神。
在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复8邻里汇,上海音乐学院的10位民族地区来沪学生与湖南街道的10户居民家庭开展首批“一对一”结对,并互赠结对联系卡。双方将通过日常交流、文化互动等形式,促进民族学生融入上海生活,同时也为社区注入多元文化活力。爱心企业上海耶里夏丽实业有限公司与上海蓝色信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结对家庭和学生送上慰问礼品,传递社会关怀。
结对学生与家庭互赠结对联系卡
“漫步于拥有百年历史的武康大楼,仿佛与旧时光展开一场无声对话。”结对学生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24级学生乌拉哈提·叶尔哈力说道:“以前从小到大,老家新疆也会有很多民族结对活动,如今来到上海,这样的活动让我倍感亲切。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纽带’,让各族同胞在团结中进步。”
学生表演
齐唱《爱我中华》
此次活动以艺术为纽带,展现民族团结的生动图景。《贺兰山尕妹妹》《哈达献给远方的朋友》……现场,结对学生用民族歌曲表达对社区家庭的感谢;湖南街道陕新沪剧坊献演原创微沪剧《纪家花园是我家》选段《美丽家园靠大家》,以传统戏曲诠释共建共融的理念。
与此同时,活动特别邀请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陈剑波,分享了“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主题曲《家在上海》的创作故事。作品通过音符串联起各族群众“融”入上海、建设上海、精神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愿望,用音乐讴歌各族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演出最后,全场齐唱《爱我中华》,激昂的旋律将活动推向高潮。
据了解,作为上海音乐学院与湖南街道“永不落幕的音乐街区”共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结对活动不仅延续了地校合作的文化惠民传统,更拓展了民族团结工作的内涵。双方将依托课堂教学、社区融入、结对互助等多元平台,助力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以音乐为媒,提升街区文化软实力,为徐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家在上海”的温暖惠及更多群体。
记者:张旺、朱昱伟、陈文卿
编辑:叶芳芳
校对:孙清渠
审校:韦丽